MXC:低耗高效的去中心化數據交易物聯網 | 通證通評級

[ 1 ] Rating Profile 評級概要

主要優勢

MXC網絡是一種低功耗、高效率的物聯網解決方案,是擁有出色體驗的去中心化數據交易網絡;解決下行通道資源受限問題,通過數據價格市場化實現數據資源配置最優化;解決網絡擁塞問題;化敵為友的生態兼容性,構建真正的物聯網共享經濟。

主要風險

面臨來自傳統行業和區塊鏈行業的競爭壓力;技術開發有一定難度,項目能否按計劃時點推進有待觀察。

標籤

去中心化物聯網解決方案、共享經濟

特別說明

通證通評級框架共包含5個一級指標,但由於MXC通證未上市,項目表現指標無法評估,故項目表現的價值/風險維度得分均為0分。為了評級報告之間橫向可比,本報告中的其他指標均為換算後的結果(換算公式為原值*5/4)。通證通將在MXC通證在交易所上市交易一個月以後進行跟踪評級並及時調整評分。

[ 2 ] Project Outlook 項目前景

2.1 低耗高效的去中心化數據交易網絡

MXC是基於低功耗廣域網絡技術(LPWAN)和Machine eXchange Protocol (MXProtocol,極域協議)的去中心化“數據交易物聯網”。MXC結合物聯網技術(IoT,Internet of things)和分佈式賬本技術,通過數據流通證化,促使公司和個人實現“物物”之間的數據交易。MXC網絡相較於傳統物聯網解決方案來得更加高效,並克服了一系列傳統物聯網解決方案所不能克服的痛點(例如信息安全性、互通性、可擴展性和成本控制等)。MXC網絡將大幅強化設備數據的經濟性,並為建設數據共享經濟提供技術基礎。

物聯網技術,是指通過射頻識別(RFID)、紅外感應器、全球定位系統、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,按約定的協議,將任何物品與互聯網相連接,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,以實現智能化識別、定位、追踪、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技術。從技術層級上來劃分,物聯網產業鏈可以分為感知層、通訊層、平台層和應用層。目前市場主要集中在上游的感知層和通訊層。

物聯網產業蓬勃發展,全球物聯網市場投入逐年增長。數據的來源、收集及傳輸量隨入網設備的增加而顯著增加。隨著產業鏈不斷延伸,物聯網市場潛在增長空間巨大。根據麥肯錫的估計,2025年全球物聯網的市場規模將達到3.9萬億至11.1萬億美元。據IHC估計,在2030年,預計將有125,000,000,000個設備接入物聯網。

MXC網絡依託於LPWAN技術。在LPWAN問世之前,各類無線通信技術(用於組建局域網的WiFi、藍牙以及用於組建廣域網的3G/4G等)似乎只能在遠距離低功耗之間二選一,而LPWAN可以做到兩者兼顧。

MXProtocol(極域協議)是MXC的核心,是基於LPWAN基礎之上的完全去中心化的公鏈系統,取消了挖礦,並且保證安全快速交易。MXProtocol支持所有LPWAN技術、LoRaWAN網關、NB-IoT以及LoRaWAN傳感器,是一個可以共建共享的網絡。

物聯網行業發展迅速,也面臨著一些難題。第一,信息安全性。目前的物聯網平台仍以中心化平台為主,中心化的數據存儲會面臨數據洩露的風險;第二,可擴展性。目前集中化、基於雲的IoT平台通過中心平台來執行消息路由,這種方式將限制IoT解決方案擴展到更多的設備上;第三,互通性。物聯網行業目前存在許多種協議,由於缺乏統一的數據標準,設備和平台的互通性是IoT解決方案發展的巨大挑戰;第四,成本控制。物聯網成本涉及諸多方面,包括通信成本、存儲成本、服務器成本等等,隨著物聯網的不斷擴張,成本控制將變得越來越重要。

以上難題的存在主要是因為傳統中心化、基於雲平台的IoT解決方案的固有缺陷,而基於分佈式賬本技術的MXProtocol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新的可能性。安全性方面,用戶可利用區塊鏈建立身份驗證和授權機制,綁定相應的終端設備,對設備所採集到的數據進行身份確認,形成數字化資產,從而保護數據隱私;可擴展性方面,智能合約實現了設備與設備之間的價值交換。MXProtocol的分佈式結構,使得用戶不需要與中心平台進行數據校驗,也保障了網絡的整體安全性;成本控制方面,分佈式賬本技術為物聯網設備提供了點對點互聯的傳輸方式,而非通過中心化平台來傳輸數據,這顯著降低了設備間通信、數據存儲、中心化平台維護的成本;互通性方面,MXC著力於打造一個鏈間數據市場,為其他公鏈上的智能合約提供傳感器或終端設備採集的LPWAN數據。

在技​​術層面,MXProtocol聚焦於解決如下幾個問題:

  • 通過防碰撞協調器解決網絡衝突問題
  • 通過智能競價技術解決LoRaWAN網絡下行鏈路資源受限問題
  • 通過鏈間數據市場解決跨鏈數據交易問題

2.2 發展路徑圖較詳細,存在一定競爭壓力

從白皮書上可以看到,MXC項目的路徑圖較為詳細,幾大核心機制的上線計劃符合邏輯。預計MXC通證將在2018年四季度在交易所上市交易。項目能否按計劃推進,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MXC通證市值。

具體發展路徑如下:

  • 2018年三季度,在以太坊上線MXC智能合約
  • 2018年四季度,初版MXC錢包上線,通證在交易所上市交易
  • 2019年二季度,MXProtocol最小可行產品可用
  • 2019年四季度,MXProtocol全球上線
  • 2020年二季度,防碰撞協調器可用
  • 2020年三季度,智能競價系統上線
  • 2021年一季度,數據市場上線
  • 2021年四季度,鏈間數據市場上線

MXC 基金會的合作夥伴MatchX 推出了MatchBox LPWAN 網關以及設有開發套件的LPWAN 模塊。它已經在澳洲、北美洲、亞洲以及歐洲的40 多個國家設有分銷商,且已被德國鐵路和博世等企業採用。第一個概念驗證已經與Stellar Development Foundation 一起進行,利用LPWAN覆蓋範圍並使傳感器能夠相互支付。

目前市面上存在一些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。非區塊鏈行業的提供商主要有Cisco、Kerlink、Multitech、TTN 等,它們在網絡規模、品牌認知度等方面具有一定先發優勢,科研能力也比較優秀,同時存在進軍區塊鏈領域的可能性。而在區塊鏈行業中,與MXC類似的項目包括IOTA、Streamr 和Mobius,但MXC的適配性更加出色,同時這些項目之間也存在一定差異。

可以預見的是,物聯網必定會迎來激烈的行業競爭。而MXC的主要優勢在於其先進的低功耗網關產品和化敵為友的生態兼容性,這些優勢為MXC佔領流量入口創造了可能性。

[ 3 ] Te chnical Analysis技術分析

3.1 技術架構完整且具有獨創性

MXC試圖提供完整的IoT解決方案,在軟、硬件和生態層面均進行了比較周全的考慮,計劃開發一系列機制來應對各個環節上可能面臨的問題。

MXC技術架構完整且具有獨創性。圖表6展示了MXProtocol基礎架構的詳細技術堆棧。

MXProtocol 兼容性出色,支持任何兼容LoRaWAN的傳感器。

MXProtocol將運行在公有區塊鏈上,以使MXProtocol更加高效。

MXProtocol設計了智能競價策略用以解決LoRaWAN網絡下行通道資源受限問題,該問題源於LoRaWAN網關設備只有8個下行通道。當有多個傳感器或者終端設備需要使用下行通道時,多個傳感器之間需要通過競爭出價方式,高價者得到下行通道資源。智能競價策略有助於實現更優的資源配置和數據價格市場化。

防碰撞協調器用以解決網絡擁塞問題,協調網絡之間的下行鏈路和上行鏈路狀態。如果某個通道發生擁塞,協調器將通過給鄰居網絡付費來疏導擁塞通道的數據流量。

MXProtocol的鏈間數據市場可以為其他智能合約提供LPWAN數據,為打造物聯網大生態創造條件。

3.2 公鏈測試版已推出,進度總體符合發展路徑

MXC公鏈基於IOTA,目前推出了測試版本並已在Gitlab公開,但代碼更新頻率較低;預計在2018年底發布基於Stellar的測試網;核心機制的第一個模塊將在2019年公開;硬件層面,MXC 基金會的合作夥伴MatchX已推出MatchBox LPWAN 網關以及設有開發套件的LPWAN模塊,市場接受程度較高。

[ 4 ] Project Team 團隊評定

4.1 團隊技術開發能力較強,顧問團以知名投資者為主

團隊核心成員如下:

  • 胡莘,CEO:  畢業於柏林工業大學,計算機和網絡通信碩士。自2010年以來一直專注物聯網解決方案,並擁有相當多的專利和論文。在Lora、無線傳感器網絡、RFID、微帶天線和Linux內核開發方面擁有紮實的背景,有8年的硬件開發經驗和幾個與之相關的獲獎產品,現在是柏林的LPWAN,Docker和Blockchain佈道者。曾任Arify首席硬件工程師,Relayr硬件工程師,擁有UHF傳感器芯片專利和多項學術期刊作品。
  • Aaron Wagener,COO:畢業於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,國際商務碩士,曾任Fox mobile營銷總監,GETMO影響與業務拓展副總裁,Burda Wireless Gmbh高級營銷顧問,APPhunter GMBH業務總監。
  • Vlad Karl,CTO: 7年分佈式數據庫經驗及15年以上的資深IT工作經驗。曾任首席技術官、IT運營主管、工程主管、首席信息官等職務。擁有強大的故障排除能力和數據庫設計能力。

顧問團成員如下:

  • Jeffrey Wernick:知名投資人,曾投資Uber與Airbnb。自2012年以來一直是比特幣的堅定支持者。
  • Leo Wang: PreAngel Fund創始合夥人,區塊鏈行業的著名早期投資者。
  • Meinhard Benn: SatoshiPay創始人,一位經驗豐富的企業家和開源專家。他於2011年接觸區塊鏈,於2014年創立了SatoshiPay,並且是柏林,倫敦及其他地區的區塊鏈生態系統的積極成員。
  • Shen Bo: Fenbushi Capital創始人。Fenbushi Capital是區塊鏈領域最積極的投資機構之一。

綜合來看,MXC團隊在產品技術開發方面比較突出,顧問團以知名投資者為主,技術領域顧問較少。

4.2 團隊結構較穩定,創業經驗稍淺,但已獲知名投資者青睞

團隊已有成型的組織架構,團隊結構較為穩定。核心人員與項目領域相關性很高,必需崗位配有合適人選,且團隊一直在引入區塊鏈相關人才。

核心團隊雖無過多創業經驗,但MXC項目已獲得業內頂級投資機構青睞,參投機構包括Fenbushi Capital、Vechain、PreAngel Fund、節點資本、容銘資本、迴向基金和了得資本等。

[ 5 ]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生態建設

5.1 通證經濟邏輯清晰,未設回購與銷毀機制,社區熱度較低

MXC項目通過發行MXC通證(Machine eXchange Coin)來支撐生態運轉。項目白皮書對MXC通證的用途描述清晰,用戶可通過支付MXC通證來獲取資源,也可以通過共享資源來獲取MXC通證。

項目白皮書上未見通證銷毀機制和回購機制。MXC通證的升值潛力基於MXC網絡使用群體的擴張和通證​​需求的提升。

MXC通證總發行量為2,664,965,800枚,硬頂24,000,000美元,軟頂10,000,000。通證分配機制如下:

  • 團隊:20%
  • 早期投資者:20%
  • 私募:30%
  • 公募:10%
  • 基金會:20%

項目方對團隊、早期投資者和私募投資者設置了鎖定期。

募得資金分配計劃如下:

  • 研發:40%
  • 營銷:30%
  • 生態系統:20%
  • 法律合規:10%

MXC社區熱度處於行業較低水平,官方電報群群員約1000人,官方推特關注者約1800人。這可能是因為MXC官方尚未開始正式推廣。

5.2 眾多合作夥伴提供多維度支持,合規監管說明粗略

MXC項目與諸多商業機構保持良好合作。IOTA和STELLAR為MXC項目開發提供支持,全球律師事務所DWF為MXC提供德國財務、加密學法律制定等相關支持。

MXC項目將在新加坡發行通證,在德國設立基金會運營。官方並未對具體的合規與資金監管計劃做更加詳細的介紹。


通證通評級框架

通證通的評級模型區分區塊鏈項目的價值和風險,尊重基本常識,分別進行獨立評價,價值得分衡量的是價值增長的可能性,風險得分衡量的是本金損失的可能性,投資者一定要在重視區塊鏈項目風險的前提下,再去看價值增長的潛力。

通證通評級框架的精義是:

1.分離項目評級的價值和風險評價,客觀評估項目的價值成長潛力和風險大小;

2.用數字分數和星級評價的方式直觀反映專業評級結果,減少投資者認知難度;

3.對各項目在其所屬類別內部進行排序,在可比基礎上,揭示相對價值和風險;

4.運用定量方法檢測評級模型質量,推動模型迭代。

通證通評級框架的指標體系:

通證通評級框架從價值和風險兩個維度,5個一級指標和20個二級指標對項目進行評價。每個二級指標為15分制,各維度總分分別為150分。價值得分和風險得分均是越高越好。

1. 項目前景

在價值維度,對項目的市場空間進行測算,考察項目對應的市場痛點和應用場景。

在風險維度,對項目的發展計劃進行評估,判斷發展計劃的合理性和可能性,對項目面臨的競爭格局進行評估。

2. 技術分析

在價值維度,考慮區塊鏈與項目的相關性,探查區塊鏈與項目在各方面的聯繫是否緊密,對項目的結構形態和創新度進行評估,辨別平台結構的適用性。

在風險維度,評測項目的技術研發難度和進度,跟踪代碼更新頻率和質量,若項目產品已經上線,則是對已出產品體驗評測。

3. 團隊評定

大多數的區塊鏈項目在當前仍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,因而區塊鏈項目團隊的評估尤為重要。

在價值維度,對團隊的技術和運營實力進行評估,這裡定義的項目團隊還包括項目方的外部資源,具體來講有項目顧問、外部投資機構等,我們將對外部資源進行合理的評估。

在風險維度,對項目的團隊基礎做基本的評估,看團隊所在組織是否成熟,是否有過募資經驗,看團隊結構是否合理,人員是否齊備,進一步看團隊成員經歷與項目的關聯度。

4. 生態建設

在價值維度,評定項目是否有良好的通證機制,包括通證的激勵機制、回購機制、增發、解禁等,從而判斷通證的內在使用價值,考察項目社區的數量和質量,包括各個社交平台活躍度(twitter、facebook、telegram等),判斷社區熱度。

在風險維度,從項目與已有商業機構、公共部門的合作情況來評估業務和市場進度,評估項目對監管與合規的重視程度,對監管和合規重視程度越高,項目正規化運營的願景越大。

5. 項目表現

在價值維度,通過主要媒體對項目的引用量、搜索量與瀏覽量,反映市場對項目的接受程度,作為市場熱度的判斷標準,通過項目通證的交易量(換手率)以及交易所支持數量等二級市場指標,來測度項目的流動性。

在風險維度,比較項目與同類項目通證的市值規模,判斷項目通證的估值水平,比較項目與同類項目通證的的價格波動幅度,直接判斷項目通證的風險水平。

分享文章

You may also like...